標籤:月老銀行的貼文第6頁


月老銀行相關問答



\ 聽說目前元大期貨(香港)\ ...

\ 聽說目前元大期貨(香港)\ 群益期貨可交易\ 有興趣的可問問看!\ \ 在多頭末升段,原物料是投資主力,\ 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原油期貨一上市就爆大量,\ 對A股及人民幣代表什麼意義,\ 有興趣投資的,看言程序的近身分析\ #原油期貨 #言程序\

\ 對吼!2月是28號有新片???...

\ 對吼!2月是28號有新片??????\ \ 各位服務業的服務生辛苦了?\ #服務生 #互相尊重 #世界會更美好\ \ 還沒追蹤的快來按⬇️⬇️⬇️\ 這群人微博:http://ppt.cc/D2Hq\ 這群人Instagram:https://goo.gl/yPNUar\ 這群人廣告娛樂

:https://goo.gl/dcTYr5\ \ 鄭茵聲 Alina Cheng 展榮展瑞 Keelong and Rays 這群人 董仔 這群人 石頭 這群人 木星 這群人 尼克 PressPlay Entertainment\

\ 今天還是餘震不斷,希望大家都平...

\ 今天還是餘震不斷,希望大家都平安。\ 尤其是住在花蓮的朋友~\ \ 2018年最好準備地震包\ 以備不時之需~\ \ 天佑台灣\ \ #沒空看也留起來\ #有時間要看OH\ \ 2年前的2月6日發生了台南地震使得維冠大樓倒塌,造成死亡人數達115人, 生還者175人,其中96人受傷。而

就在2年後的今天,花蓮也發生了7級地震造成花蓮數棟大樓傾塌,目前傷亡人數仍在統計中。\  \ 去年台灣地震總數只發生了年平均的6成,也就是說去年未釋放而出的能量將累積於未來發生,進入2018年以來,多起有感地震的發生似乎是在預告2018年地震件數將比往年更多,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時刻讓我們為自己準備一個救難包,以及正確地學習震災發生時該要有的正確心態。台灣消防署提到,地震發生時應謹記三口訣:「#趴下、#掩護、#穩住」,儘量躲在桌下並抓住桌腳、牆腳或床邊,雙手抱頭保護頭部,不要慌張奔跑等,也不要貿然關火或搭乘電梯,行車中則減速靠邊停。\  \ 日本NHK請來插畫家 #寄藤文平 與NPO法人PLUS・ART共同製作的防災網站提到,地震發生傷亡的原因有46%是因為家具傾倒導致,因此網站中介紹了不少固定家具的方式,也製作了家庭用、外出用、公司用的救難用品準備清單,以插畫與文字一目了然地建議大家可以在家中準備震災時應準備什麼避難時需要的物品。因為地震浪人也睡不太著,所以花了一點時間把家庭用、外出用的清單中文化,有需要的人可以自由下載轉載印出。\  \ #家庭用清單 中所列出物品清單是放在家中常備使用,要放什麼東西進去救難包裡可以同時參考 #外出用清單(最後一張),當然這些都只是建議。清單中有些東西可能乍看之下摸不著頭腦,比如說「頭燈」,如果買不到應可以用手電筒取代,但我想會選擇頭燈應該是因為希望能空出雙手清出逃生通路。「簡易瓦斯爐」的部分除了考量到類似311地震規模影響一段很長的時間,造成停電、瓦斯時,當緊急乾糧吃完,有火的話可以料理在野外找到的食材,也能點燃樹枝、蠟燭提供夜晚光線來源等。如果臨時找不到適合的物品,手邊能簡單代替的東西我想應該也是合適的,像是打火機等。在日本念設計的時候老師曾說過,設計不是單純解決問題,必須把「人」放在創意的核心,#思考在急難之中如何能維持人們日常生活的狀態,#解決問題之外也能滿足心理層面的寬慰,我想是未來防災設計的重點。(拋棄式馬桶便是因為這樣的因素而被設計,讓人們露宿野外仍能保有人類尊嚴。)\  \ 而之前由東京都官方發起史上最大的防災計畫---- #東京防災 手冊的內容仍是十分受用,由 NOSIGNER #太刀川英輔 Eisuke Tachikawa 與 #電通 的 #榊良祐 共同編輯設計,共發行了750萬冊送到每個居住在東京的人們家中,用大幅插畫與文字讓防災知識能輕易地記在腦海。蠻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印刷顏色也顧慮到色弱的朋友,#符合通用設計的顏色規範。而除了保護自己的方法之外,也提到心理層面關懷,要有 #互助之心(P52),在 #避難所 時如何與緊密生活的陌生人相處也有一些建議(P58),由外而內給出具體方法及防災手續,對於日本人思考震災之後如何重建的思慮,非常感到敬佩。\  \ 過去你或許曾知道這件事,但我想大家跟我一樣其實沒有很認真看其中內容,在地震可能會比往年更頻繁的此刻,是時候好好看這些篇章,把知識記在腦裡心裏,或是進到網站DL資料印出來放在家中。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些知識究竟什麼時候會用到,就算不為別人,也為自己增加防災救難知識,居安思危,其實沒有不好。(打這篇文字時在台北的我就感受到2次餘震了>_<)\  \ 不管你是什麼職業,每個人都能像我一樣,在自然災害發生時發揮自己的專業幫忙,莫以善小而不為,讓我們一同為花蓮祈福,為社會盡力。\  \ #花蓮縣長呼籲住花蓮的朋友儘速至花蓮小巨蛋避難\ 970花蓮縣花蓮市達固湖灣大路23號 \  \ #東京防災的繁體中文版檔案解析度太差所以只好放簡體中文請見諒\ #天佑花蓮\ #請好好準備防災急救包\ #NHK的防災網站與東京防災手冊下載網頁請看留言處\

\ 點點情侶裝超可愛的啦❤️\ ...

\ 點點情侶裝超可愛的啦❤️\ Makeup & hairstyle by 張睿 @raychangmakeupartist \ Dress by @sophiaritz1990 \ Studio by @whitefeverstudio \ #preweddingphoto #prewedd

ing #photography #veil #flowercrown #sun #shadow #sunny #sunshine #instagood #makeup #hairstyle #malemakeupartist #新秘 #男化妝師 #raychangmakeupartist #makeupartist\

\ #collections\ ...

\ #collections\ 玻璃瓶的咖啡牛奶\ 還有最愛百搭錶 @klasse14 \ -\ ??:等等要飛到六點才降落\ ??:我先灌一瓶咖啡再說\ -\ 大熬夜還全滿\ #曼谷\ -\ #whitecoffee#bangkok#abbieinbkk\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就只有今天 5/19號(六) 愛漂亮的你趕快來修修 免費開運修眉「公益場」自由捐贈 #修眉 #公益

#桌遊 #假日250元暢玩暢飲 #平日150元暢玩暢飲 #標點符號 #內江街166號 #23311770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94現在 22:00-23:00 小明星大跟班 36台哦哦哦 @小明星大跟班 p.s:專輯不是繡

上去的啦 那是特別設計的透明口袋 提醒有買聯名帽T的大家 洗的時候記得翻面哦! #小明星大跟班 #Austin李建軒 #宣傳 #聯名帽T #憲哥 #Sandy姐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warded my colleagues a box of pineapple cake from

Taiwan. The first but last selfie. #allthebest #vietnamese #korean #bye #accounting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Stanley's make up work Abcense - Photo:Aura Tw Mak

e up @stanleysumakeup Hair by Eden Model Eva @pace_timo_model #brand #makeupartist #hairstyles #shoes #model #photography #fashiondesign #design #warm #cutton #aura #oblivion #soft #color #beauty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 WakeWake 醒醒工作室 頑張って柴犬/柴犬醬油糰子 $80 七矮人的午茶時間/草莓紅豆糰子

$120 加州陽光/葡萄柚果肉氣泡飲 $120 粉紅落日/草莓蛋糕捲 $160 - 從開幕以來就一直很紅的醒醒工作室,之前台北快閃時沒有機會去,就找時間跑來啦!店外粉色系的牆面和可愛的富士山三角錐,真的很好拍 餐點也是怎麼拍怎麼可愛!超吸睛的#柴犬醬油糰子 是每桌必點,糰子Q彈有嚼勁。#草莓紅豆糰子 吃起來不會甜膩,兩款糰子中更喜歡這個。#葡萄柚果肉氣泡飲 酸酸甜甜的,喝起來清爽過癮,覺得還不錯蛋糕捲因每日數量不一定,所以只能現場加點喔!我們加點了一份#草莓蛋糕捲,裡面的內餡意外的是冰沙,滿有趣的,不過蛋糕體鬆垮沒彈性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店面設計真的非常有巧思,處處都很好拍(不過室內燈光稍暗)。餐點的部分還是比較普通一點,吸睛程度大於好吃程度唷! 建議訂位喔 --------------------------------- ⏱Mon.-Fri./14:00-18:00 Sat.-Sun./11:00-18:00 桃園市楊梅區四維路29號 再訪意願: --------------------------------- #M_台灣 #M_桃園 #M_甜點 --------------------------------- #wakewakestudio #醒醒工作室 #糰子 #蛋糕捲 #飲料 #甜點 #taoyuan #桃園美食 #埔心火車站 #vsco #vscocam #vscofood #instafood


延伸文章資訊